年份 |
姓名 |
專業 |
學位類型 |
學院 |
導師姓名 |
論文題目 |
2017年度 |
譚 琰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中醫學院 |
華茜 |
“解毒通絡”方藥梔子與三七配伍防治阿爾茨海默癥的作用效果及機制探究 |
2016年度 |
趙妍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慶國 |
利用單克隆抗體特異性敲除技術解析芍藥甘草湯鎮痛作用的相關性研究 |
2016年度 |
張軒 |
中醫基礎理論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賀娟 |
人體胚胎—嬰兒期形成的運氣稟賦與后天五臟疾病罹患傾向的關聯性研究 |
2016年度 |
姚海強 |
中醫基礎理論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琦 |
痰濕體質DNA甲基化、miRNA及IncRNA表達譜研究 |
2015年度 |
劉妙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李宇航 |
基于肺病“從腸論治”的肺-腸聯絡機制研究 |
2015年度 |
孫曄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趙琰 |
基于酶聯免疫分析技術解析半夏瀉心湯及葛根芩連湯不同配伍的藥代動力學特征 |
2015年度 |
蘇春香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劉建平 |
針刺隨機對照試驗報告偏倚的評價研究 |
2014年度 |
趙丹丹 |
中醫基礎理論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高思華 |
降糖消渴顆粒對DM大鼠的作用及AMPK信號通路的影響研究 |
2014年度 |
南一楠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華茜 |
TDP-43在腫瘤細胞凋亡過程中的作用及兩種中藥成分干預研究 |
2013年度 |
馬雪玲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偉 |
高血壓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及其肝火亢盛證的生物學基礎研究 |
2013年度 |
李迅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劉建平 |
國內中醫藥防治癌癥臨床研究的循證評價 |
2013年度 |
王坦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李宇航 |
哮喘“從腸論治”炎癥機制研究 |
2013年度 |
馬子密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賈春華 |
基于認知科學的中醫痰病研究 |
2012年度 |
李鴻濤 |
中醫基礎理論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高思華 |
肺腸相關理論在外感熱病中的應用及其內涵研究 |
2012年度 |
謝菁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賈春華 |
基于認知語言學的中醫病因病機概念隱喻研究 |
2012年度 |
姜幼明 |
中醫診斷學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陳家旭 |
逍遙散對慢性束縛應激焦慮模型大鼠杏仁核CRF1型受體及受體后信號通路的調節作用 |
2012年度 |
李春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偉 |
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證候生物學基礎與益心解毒方藥理藥效機制的實驗研究 |
2012年度 |
史琦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偉 |
基于數據挖掘的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中醫證候識別規律的研究 |
2011年度 |
程發峰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慶國 |
精制清開靈注射液對腦缺血的治療作用及對興奮性毒性級聯損傷的調控機制fafengcheng@gmail.com |
2011年度 |
謝婷 |
中醫臨床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慶國 |
miRNA在肺損傷和修復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
2011年度 |
王利敏 |
中醫診斷學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陳家旭 |
基于數據挖掘的亞健康狀態及其中醫證候判別模型研究 |
2011年度 |
王勇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王偉 |
冠心?。ㄐ募∪毖馓撗鲎C特征模式的系統生物學研究 |
2011年度 |
劉元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李澎濤 |
20(S)- 原人參二醇對不同類型細胞與脂筏相關的Akt信號通路的調節機制 |
2011年度 |
夏蕓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學術型 |
基礎醫學院 |
劉建平 |
甘草類制劑和葉下珠屬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統研究 |